==溧水114網==

標題: 花溪港與花溪橋的歷史變遷 [打印本頁]

作者: 文脈流    時間: 2021-5-5 09:01
標題: 花溪港與花溪橋的歷史變遷
《中山文史》版轉載帖文通告
       為了宣傳,推介溧水的本土文化文史,幫助有興趣了解,探究,發(fā)掘溧水本土文化和文脈的朋友深入系統(tǒng)地熟悉溧水的文與史,114網與溧水地方文化協(xié)會合作欄目——《中山文史》版塊征得溧水區(qū)政協(xié)原文史委負責人和主要編纂人同意,于本日起開始不定期轉發(fā)由原溧水政協(xié)文史委編緝成書的共三十期《溧水古今》上的文章,以便各位網友可系統(tǒng)地,有目的地了解我溧水區(qū)的文化歷史,鑒古知今,繼往開來,以期繁榮我們的文化生活。
    本版所轉的《溧水古今》上的文章均以“文脈流”的名號轉發(fā)并注明原著者,取溧水文脈源淵流長之意。歡迎大家流覽,關注,并提寶貴意見。

花溪港與花溪橋的歷史變遷
作者:王德章
    石臼湖北岸有條小河叫花溪河,老百姓習慣稱作花溪港,一直沿襲至今。小港座落在水縣明覺地區(qū)境內,全長約五千米。早在元代至正四年(1344年)《至正金陵新志》上就有記載:“花溪港在溧水州西南四十里”。該港發(fā)源于左山,水流由北向南,入石白湖。小港雖不長,上面卻橫跨三座石拱橋和兩座木板橋。港口的拱橋叫花溪橋向上約700米處的拱橋叫白馬橋。白馬橋由吳盛先倡建,約建于公元1777年以前清乾隆四十二年編纂的《溧水縣志》上有此記載。再向上約500米處的拱橋叫湯橋。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纂修的《建康志》上記載:“湯橋在縣西四十里”。明萬歷七年(1579年)編纂的《溧水縣志》上記載:湯橋系“邑民黃善十造”,清乾隆、光緒《溧水縣志》均有記載?,F(xiàn)在花溪橋已拆除殆盡,湯橋也已筑成常州到蕪湖的一級公路大橋,現(xiàn)稱勝利橋。唯有白馬橋尚存橋基原樣完好,只是因石拱塌壞而在1965年改建成石板平橋了。
    花溪港原是外港跟,跟石白湖相連,隨著潮水的漲落而或大或小?;ㄏ劭诘臇|岸很早曾筑有花溪圩,圩是在港邊湖灘草地上圈筑而成,土地約300畝。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編纂的《溧水縣志》上就記載了“山陽鄉(xiāng)有花溪圩”。后因累遭洪水的侵襲而癱廢了??箲?zhàn)時期的1943年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也曾發(fā)動民工修筑圩堤,但未建成。本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在明覺人民圍湖造田的大決戰(zhàn)中,將原花溪圩和花溪港兩岸的十多個小圩約兩千余畝的土地筑成規(guī)模較大的花溪圩,而花溪港已被改造成圩內的一條內河了。自實行農業(yè)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小港隨著農田基本建設的進展,已被分割成好多個小段,成為農民放養(yǎng)魚蝦和種植菱藕等副業(yè)產品基地,每年的經濟收入非??捎^。
    花溪橋在花溪港口,橋址屬江蘇省溧水縣明覺鎮(zhèn)轄地,橋西不遠處是安徽省當涂縣博望鎮(zhèn)屬地。港口地處蘇皖兩省交界點,是沿湖一帶居民來來往往的必經之地,據說以前還是通往溧水縣城和通往當涂縣城的交通要道。
    花溪橋傳說建于宋代,但地方志未見記載。明萬歷《溧水縣志》上寫著:“花溪橋縣西四十五里”。清乾隆、光緒《溧水縣志》上都有此橋的記載。據說乾隆年間重修過,毀于清咸豐年間太平軍和清軍的戰(zhàn)爭之中。解放初期,凡從花溪港口經過的人,都能看到殘存的橋基和散落港口兩旁的石塊,卻不見有拱橋了。秋冬季節(jié),石臼湖水降落,港內河床暴露成小水溝,有好心人搬幾塊石頭墊墊腳就能走過,無橋一樣來往。春夏潮汛,湖水猛漲,港內水滿,港口無橋,行人想過河,如渡船不在,就必須繞向上游的白馬橋過去??梢娀ㄏ獦蛟趦砂度嗣窠煌械淖饔檬呛蔚戎匾?。
    1967年明覺公社同心大隊和三星大隊興修周家圩涵洞和建筑中天堡長崗渠道機垛,需用石料,就組織社員搬取花溪橋橋基上的石塊?;ㄏ獦驏|西兩邊各有一個5米見方的橋基,跨度約10米。一到工地,他們先將東邊橋基上如大石碑般的石板一塊一塊地撬起運走。當拆至水平面下的最后一排大石板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下面有密集的木樁,猶如紙煙盒中的香煙樣,排滿整個橋基。木材的發(fā)現(xiàn),引起公社領導的重視,即選派強勞力,全力以赴,用兩天時間,800余根大木頭全部挖出。同時,也引來博望公社長流、裕溪兩大隊的干部來交涉。理由是花溪橋座落兩省交界地區(qū),屬蘇皖兩家所有,石板、木材也應兩家均分。為解決此事,溧水縣和當涂縣軍管會均派有負責干部在同心大隊花溪孫家自然村舉行會談,由于我方以溧水縣志記載為依據,花溪港屬江蘇領地,橋在江蘇境內,古橋應是江蘇人造,橋權屬于江蘇。對方因拿不出證據,就不再爭執(zhí)了。對被扛走的木頭,也就沒再細追。
    花溪橋的石板后來全用于涵閘的建造。木材的一半用5條大絞網船送往蒲塘集鎮(zhèn)縣水利指揮部,其余的一半分給三星、同心兩個大隊。后來這些木材又都用在1969年周家圩、老圩的防洪搶險之中。
    花溪橋基的用料講究,施工嚴密,石頭均為大青石板,鋪在木樁上的一排,塊塊一樣。木頭根根相差不多,全是長約3.5米、直徑約20厘米的圓桁條。據有經驗的老工匠講,木頭一根一根打入地下,排列整齊,樁縫之間是用石灰拌糯米汁加桐油澆灌而凝結成整塊,可以經久不衰。這些木材出土后,仍象新木一樣,不見絲毫損傷。從橋基布局的合理,結構的堅固來看,令人佩服古代設計者和建造者的智慧和才能,也能想象出花溪橋確是一座形式優(yōu)美、古樸典雅、雄偉壯觀的古橋。
    1972年花溪圩堤建筑成功,自花溪港口順著圩堤外圍開辟了一條泄洪溝。1973年在這條小河上,距花溪橋遺址向上約150米處,建造了一座新的拱橋,全為石結構。橋寬4米,跨度9米,15米,全長30米,現(xiàn)在已是沿湖一帶居民往來經過的要道。但此橋建在花灣孫家自然村村東,和村連在一起,因村起名,不再叫花溪橋而叫“花灣孫橋”了。
    花溪港與花溪橋已成為歷史。如您到花溪圩堤上漫步走一圈,站在石臼湖畔的大堤上望上一眼,還能見到港與橋遺址的痕跡。
(, 下載次數: 67)

作者: 漂亮的牛仔    時間: 2021-5-5 10:39
學習一下
作者: 希夷    時間: 2021-5-5 13:13
有故事有來歷的橋,一段歷史。
作者: 莫愁湖    時間: 2021-5-5 15:29
感謝分享!
作者: WSGjlnj    時間: 2021-5-5 17:20
看看。
作者: 去隨天    時間: 2021-5-5 20:16
路過了解一下
作者: 清潤軒    時間: 2021-5-5 22:00
希夷 發(fā)表于 2021-05-05 13:13
有故事有來歷的橋,一段歷史。

終于見到老希說我家鄉(xiāng)的古今了!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作者: 閑庭信步    時間: 2021-5-5 22:02
天天在那干活,頓時感覺高大上了
作者: 希夷    時間: 2021-5-5 22:40
清潤軒 發(fā)表于 2021-05-05 22:00
終于見到老希說我家鄉(xiāng)的古今了!

你來講講你家門口的這個橋,我們來聽故事。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作者: 活在當下htt    時間: 2021-5-5 22:58
白馬橋小時候從明覺小路到中天堡經常走橋上過的,已經二十年沒走過了。哪天再去走一趟看看它。
作者: 剛剛    時間: 2021-5-5 23:58
學習學習
作者: 沙田    時間: 2021-5-6 00:04
溧水人文歷史,很豐富。
作者: 開心就好178    時間: 2021-5-6 00:55
學習了。
作者: 蘿卜白菜    時間: 2021-5-6 05:11
學到知識了
作者: 飄移的酷神    時間: 2021-5-6 05:45
跟著學習了
作者: 國泰民康    時間: 2021-5-6 05:46
漲知識了!
作者: tao83    時間: 2021-5-6 06:42
哦,原來如此
作者: 晴天    時間: 2021-5-6 08:16
學習了溧水的歷史,真的不錯。
作者: 王曉才    時間: 2021-5-6 12:05
感謝分享
作者: 庚丐儈    時間: 2021-5-6 13:54
了解一下
作者: 希夷    時間: 2021-5-6 14:58
活在當下htt 發(fā)表于 2021-05-05 22:58
白馬橋小時候從明覺小路到中天堡經常走橋上過的,已經二十年沒走過了。哪天再去走一趟看看它。

花溪,花溪橋,白馬橋都很文化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作者: 事不關己    時間: 2021-5-6 21:38
了解學習
作者: 金沙江    時間: 2021-5-6 21:47
這篇文章很有史料價值。
作者: tao83    時間: 2021-5-7 00:02
俺也一樣
作者: 大漠流沙    時間: 2021-5-7 07:13
學習溧水歷史
作者: 希夷    時間: 2021-5-7 13:53
金沙江 發(fā)表于 2021-05-06 21:47
這篇文章很有史料價值。

我準備再去一趟轉轉

                               
登錄/注冊后可看大圖

作者: 沙田    時間: 2021-5-8 00:13
人文歷史滿滿的
作者: tao83    時間: 2021-5-8 05:56
牛牛牛牛
作者: 泰岳凌霄    時間: 2021-5-8 10:20
歷史淵源竟是這樣。
作者: 湫湖瘦叟    時間: 2021-5-8 15:14
溧水的古跡遺址真的不是很多哦!
作者: 清潤軒    時間: 2021-5-8 17:11
王德章先生是三星小謝塔村人,在三星小學任多年的小學校長,可謂是德高望重的一位老師!很受我們那帶人的愛戴和敬重!
作者: 新今達置業(yè)    時間: 2021-5-8 22:33
不錯不錯
作者: 甜甜0526    時間: 2021-5-9 09:12
長知識了
作者: 希夷    時間: 2021-5-9 12:42
金沙江 發(fā)表于 2021-05-06 21:47
這篇文章很有史料價值。

現(xiàn)在地形地貌己經變化了
作者: 王曉才    時間: 2021-5-9 14:16
感謝分享
作者: 溪水41    時間: 2021-5-9 14:35
路過學習一下




歡迎光臨 ==溧水114網== (http://m.fs-ll.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