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近年來,荒蕪了近600年的天生橋成了公園景區(qū),又有文人墨客為其宣傳,根據(jù)“焚石鑿河”“焚石鑿之”,“焚石而鑿之,費油麻不貲”的描述基礎(chǔ)上。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居然又替古人想出了方法:“用鐵釬鑿石縫,以麻嵌入縫中,灌以桐油,點火焚燒,待巖石燒紅,以冷水激石,利用熱脹冷縮,使石頭裂開,再撬石搬運。整個過程可用八個字概括:“燒苘煉石,破塊成河?!?/div>
5、近年來又有人發(fā)揮想象力,居然給李新找來了師傅:說李新是借鑒李冰(公元前201年)開都江堰時使用的“焚石鑿河”之法,又說因為巖石被焚,巖石才變?yōu)殡僦?,所以叫胭脂河?/div>
關(guān)于胭脂色,地質(zhì)專家早有分析,胭脂崗區(qū)域的土壤及巖石中,是因為其中含有鐵元素,經(jīng)過多年地殼變化,被氧化成了氧化鐵,呈胭脂色,就是大自然造化的結(jié)果。
作者認為所謂“燒苘煉石,破塊成河”就是憑空編造的謠言,而后世文人卻把謠言當(dāng)神話在傳誦,人云亦云。
7、600年前還有沒有炸藥用于石頭爆破,民間石匠手藝人自有傳統(tǒng)的智慧破石方法。鑿孔、開鑿等所需的大小鐵錘、鐵斧、各種大小長短的鋼鏨子、鐵棍等鐵器工具,官方能夠保障足量供應(yīng)。施工用的大量麻繩,抬杠,竹筐,也由官方足量供應(yīng)。河工地兩岸還有很多打鐵鋪,日夜為工地加工修復(fù)鋼鏨子等工具。明代洪武初年,官方統(tǒng)計鋼鐵年產(chǎn)量9235噸,民間煉鋼還不在統(tǒng)計內(nèi),當(dāng)年鑿石所需求的鋼鐵能夠保障供給。
(一)、史部十、地理類四【河渠之屬】卷二十三記錄胭脂河原文如下:
有大德者必有大功於萬世其惟大圣人乎昔舜命禹治九州之水而先導(dǎo)河故書紀冀州既載壺口紀導(dǎo)河之始也蓋河源發(fā)於崑侖其流泛濫中國始固不免疏鑿之勞及水患既平然後人享其利凡九州貢賦若遠若近皆自河而至於帝國焉所謂一勞永逸其道固然也我皇上建都金陵今再周星矣以天下寧謐九夷八蠻罔不來賓惟東南漕運及商賈往來不便由丹陽而車載者有人馬之勞由鎮(zhèn)江而舟入於大江者風(fēng)波不測檣傾柁摧往往沉溺者有之乃夙夜憂憫咨詢父老經(jīng)久利便之道咸曰溧水銀墅東壩之上舊有小河相傳自吳伍子胥肇開之欲以攻楚不能而罷至宋孝宗乾道年間又命建康府經(jīng)營開之通判張維不能奉上意建言不便而止竊惟萬世之功豈偏方小國之所能成哉今國家富有四海無施不可事固有所待也皇上乃斷自圣衷命崇山大臣統(tǒng)官千四百員夫丁七十五萬有奇東接震澤西通南湖北至京師若干里刻日修鑿於是衆(zhòng)官各率厥夫競相事事若不知土之厚山之高石之堅者嘗觀東壩分水嶺間有土山十五里石岡十余里萬夫如螘鉏鍤如云斧鑿如雨鏗鍧震擊聲聞四埜不久已為通渠此非以逸道使民則民忘勞而功易就歟自今以往豈但東南貢賦之便其商賈而往來者西如川蜀北如朔漠亦無不由河以達建康而萬斛之舟泛乎中流雖烈風(fēng)暴作亦蔑鯨波之恐至於風(fēng)寂水平其浄如練南船歌北船和洋洋乎詠皇上之功而莫知所以報之者其樂何極則吾皇上之功不啻舜禹竝矣信乎有大德者必有大功於萬世也崇山國之勛舊名著旗常奉揚上命命官分工於衆(zhòng)官之內(nèi)選其尤能者分掌衆(zhòng)工若貳守王子華氏出羣拔俗有干濟之才既分工於東壩又督衆(zhòng)工於沙河邦直等同受上命開河銀墅忝在千四百員之列較其功則子華為多也子華嘗命工繪圖大夫士咸有詩美之一日出以示予予不揣遂僭為之序云洪武二十五年歲在壬申閏十二月三日會稽宣邦直書
(二)、明初官員宣邦直,是開挖胭脂河工程指揮部里的高層官員,宣邦直是工程的親歷者,參與者,管理者,又是在工程正施工時寫的開河序,他是唯一記錄開鑿胭脂河的人,也只有宣邦直描述開鑿胭脂河的場景可信,他的文章中沒有提到“焚石”一個字,宣邦直寫開河序一文時,胭脂河工程量已經(jīng)完成至85%的開鑿,余15%的工程量是開鑿進入艱苦卓絕的階段。宣邦直的開河序一文中,包含和寫明了胭脂河施工信息如下:
1、命崇山大臣統(tǒng)官千四百員(運糧河工程官方共派遣大小官員共1400多人駐胭脂河工地)。
2、夫丁七十五萬有奇(開鑿運糧河工程,民工共75萬人次參加施工)。
3、東接震澤,西通南湖,北至京師若干里,刻日修鑿。於是眾官各率厥夫競相事事(整個河工工程東到江浙的太湖,西到石臼湖,北到南京,民工日夜開鑿,各地官員率所帶來的民工參與工程競賽等等)。
4、若不知土之厚、山之高、石之堅者。嘗觀東壩分水嶺間有土山十五里,石岡十余里,萬夫如蟻、鉏鍤如云、斧鑿如雨,鏗鍧震擊、聲聞四野(工程非常艱巨,山高石硬,土質(zhì)河工十五里,河工在胭脂崗十余里,數(shù)萬民工如螞蟻般在不知疲倦地勞作,鋼釬如云,斧鑿如雨般起落,鐵器與石頭的聲音撞擊聲如雷鳴,傳播很遠)。
5、不久已為通渠(預(yù)測不久工程將竣工,實際竣工時間為洪武二十七年九月)
6、貳守王子華氏出羣拔俗有干濟之才(在眾多官員中,王貳守、王子華二人才華能力出群)
7、邦直等同受上命開河(宣邦直也是開河指揮部里的官員)
8、較其功則子華為多也(相比較王子華在河工工程中成績突出)
9、洪武二十五年歲在壬申閏十二月三日(1392年閏十二月三日)。
(三)、作者認為“鉏鍤如云、斧鑿如雨,”是唯一的施工辦法,民工就是一個辦法“鑿”,民工用先用鋒利的小尖鏨子在石頭上鑿一排淺的坑。短而粗頓的鏨子插入坑內(nèi)一線排開,用大錘逐個重擊鏨子,很快就可以把石頭漲裂開來并用大錘破碎之。古時雖然比之現(xiàn)代技術(shù)落后,但是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古人在開山采石時有自己的智慧和技巧。
洪武二十四年初(1391年),因明史沒有記載胭脂河開工時間,有胭脂河竣工時間,網(wǎng)上有說胭脂河施工一年、有說胭脂河施工三年半,有說胭脂河施工十年,我認為胭脂河施工十七年的時間比較可靠,胭脂河工程成立指揮機構(gòu)名叫“有司”,總指揮助理王貳守(佐理相當(dāng)于助理),排名王貳守之后的官員名叫王子華,排名第四的應(yīng)該是宣邦直,指揮機構(gòu)大小官員有1400多人,組織周圍三省六郡共計75萬人次的民工,來開山鑿河。
(注意是75萬人次,不是75萬民工同時在胭脂河工地施工。開工時上人多,進入開鑿石方段合理安排人員,民工半年或三個月輪換,總計參與過施工人員約75萬人次)。
(四)胭脂河工程土方階段,先是組織民工至少10萬人馬,洪藍河至下竹山村西,缸壩村東至沙河兩段同時施工,石崗段石巖上土方層也同時開挖,約208.25萬立方土方,前后大概用一年的時間開挖,施工方法就人挖人挑,人員住宿、吃飯、生活應(yīng)以鄉(xiāng)為單位集中管理。
(五)胭脂崗石頭分層硬度不同,上面大多是巖石里夾雜鵝卵石,下面是頁巖,紅砂巖交替層疊,頁巖硬度很高,紅砂巖硬度效弱易風(fēng)化。河道巖石開鑿越來越深,碎石垂直越來越困難,兩岸碎石堆放遺跡寬帶約35米至50米,高度5米至20米不等。當(dāng)年垂直運輸可能有二種辦法,一是在兩岸留斜坡,民工挑投石塊順斜坡接龍運送。二是如天生橋南北,兩岸垂直,采用滑輪及轱轆的方法將碎石塊吊運上來。
1、胭脂河工地上萬夫如蟻、鉏鍤如云、斧鑿如雨,鏗鍧震擊、聲聞四野。可是工程山之高、石之堅者,工程艱巨,難度前所未有。工程自洪武二十四年初開工,到洪武二十六年八月,開河已經(jīng)進行了二年半,計900余天。降旨洪武二十七年九月完工,還有一年的時間。
2、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二十九,洪武二十六年秋七月,○命崇山侯李新往溧水縣督視有司開燕脂河 上諭之曰兩浙賦稅漕運京師歲實繁浩一自浙河至丹陽舍舟登陸轉(zhuǎn)輸甚勞一自大江沂流而上風(fēng)濤之險覆溺者多朕甚憫之今欲自畿甸鑿河流以通于浙俾運輸者不勞商旅獲便故特命爾往督其事爾其蒞事惟勤役民勿暴新頓首受命而行暨河成人皆便之
于是加強領(lǐng)導(dǎo)力量,洪武二十六年七月(洪武二十五年歲在壬申閏十二月三日寫的開河序中命崇山大臣,任命時間有差異),李新領(lǐng)旨,接受新任務(wù)自鳳陽家里,來到溧水作為皇帝派駐監(jiān)督大臣。已經(jīng)六十多歲的李新再次得到重用。
3、李新有非凡的管理能力及有非常的管理手段,他重新制定監(jiān)督辦法,一千幾百名監(jiān)工人員,定崗定位也定任務(wù),監(jiān)工監(jiān)督不力首先受到鋼鞭抽打或被砍頭。每個監(jiān)工配發(fā)鋼鞭,一人監(jiān)督5個民工干活,采用人盯人的辦法,并給每個民工規(guī)定每天的工作量,對于反抗和不服管理的民工、偷懶的民工、生病的民工、體弱的民工采取鋼鞭抽打,砍人頭剝?nèi)似さ葢K無人道的方法,于是工程進程比之前快速提高。
4、每天好幾十人因病、因累、因事故,還有慘遭殺害而死亡,工程結(jié)束統(tǒng)計死亡人數(shù)達萬人以上。據(jù)考證,天生橋東北方向約300處及鳳凰井處是萬人坑,死亡的民工被丟進萬人坑了事。十里胭脂崗工程,平均一里死亡一千余人,一米以死亡二人為代價開河成功。
5、在李新用極端手腕及慘無人道的管理下,胭脂河工程于洪武二十七年九月(1394年),全線貫通,運糧船通過胭脂河?xùn)|通兩浙、西達南京。
6、胭脂河竣工,李新人頭落地。李新極端手腕使萬千民工對他痛恨至極,于是關(guān)于李新貪污、受賄、接受女色,奸臣、舍平陸等等罪行在民間流傳開來,至今文人寫相關(guān)文章,仍然樂此不疲不加考證思索,采信民間流傳開來的不實傳說。
1984春,我第一次去胭脂河,荒涼的胭脂河就我一個游人,胭脂河兩岸沒有樹,僅有貼在地面的草根,站在天生橋上可以放眼很遠很遠。幾百年以來,天生橋就是兩岸村莊的交通要道,橋面與連接的道路一樣沙子土路,更沒有護欄。
天生橋西岸的西南方向約一百多米,可能是1966年開拓疏通胭脂河時,傾倒了幾百平方沙石,還保持著當(dāng)年板車傾倒時一小堆的狀態(tài),不長草也不長樹,在陽光的照耀下盡情地體現(xiàn)的本色:淡淡的胭脂色,我用手捧起揚出去,好美呀,至今記憶猶新。
在天生橋南,順西岸下到河里洗手,能見到河兩岸崖壁也是處處胭脂色?;丶襾碛懈卸l(fā),寫了一首很長的打油詩,可惜長年在外漂泊而打油詩稿丟失。
2005年又去胭脂河,河已被圍欄圍起來成了收費公園,只可惜再未見到那片胭脂沙石。
今年我先是自沙河橋起,順胭脂河岸埂向天生橋騎行,在茂密森林中騎著騎著,河岸埂卻被某單位占據(jù),無法越過去。后自洪藍鎮(zhèn)沿胭脂河岸埂向天生橋騎行,騎著騎著河岸埂被更多的單位占據(jù)。
本月17日下午,我騎摩托車沿天經(jīng)路一路向北,經(jīng)過端家、任家莊、經(jīng)家莊,過下思橋,走下思橋村、高山頭村、石澗口村,到天生橋大道,圍繞天生橋景區(qū)外圍騎行一周,然后進入天生橋景區(qū)考察。
用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查閱大量資料,又去胭脂河沿岸現(xiàn)場勘察,去偽求真,力求探索,講述胭脂河歷史真相,胭脂河公園應(yīng)該為李新塑像。
圖片1.png (691.89 K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1 上傳
圖片2.png (178.58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1 上傳
圖片3.png (1.19 M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1 上傳
圖片4.png (384.18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1 上傳
圖片5.png (1.39 M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2 上傳
圖片6.png (1.13 MB, 下載次數(shù): 59)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2 上傳
圖片7.png (1.09 M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23-7-24 10:02 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