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點贊支持劉老的拳拳之心,桑梓之情,表達對《溧水城皇廟全景圖》的敬意,將芻蕘之作,讀劉老《十說城隍廟》之舊文跟帖于此。
閱劉老《十說城隍廟》
近日,邑人“劉老”先生在114“大話 溧水”版塊上連載了6000多字的《十說城隍廟》。拜讀了。 劉老的不朽之筆復(fù)原了城隍廟的歷史風(fēng)貌,展現(xiàn)了廟宇構(gòu)筑的恢弘氣勢,形象生動,真實可信,均是樓主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在下也隨劉老神游城隍廟——在殿閣之間徜徉;在銀杏樹下躊躇;在城隍爺“白季康”跟前頂禮膜拜;在高高的徽恩閣上登臨送目;在懷白亭上徘徊瞻眺,發(fā)思古之幽情,感受城隍廟的輝煌壯麗、城隍爺仁政愛民的無量功德。劉老先生垂髫之年即與城隍為伴,與城隍共成長。曾在廟里游戲玩耍;在廟里開蒙讀書;在廟里工廠做工,了解城隍廟,熟悉城隍廟,一草一木,一樓一閣,了然于胸。比如,徽恩閣的高聳;五鳳樓的神秘;青石獅子的威武;正顯殿的巍峨莊嚴,御碑亭、放生池、鐵香爐、肅儀門、萬年臺,如數(shù)家珍,娓娓道來。劉老也見證了城隍廟衰敗消亡的全過程,巨大的桁梁,幾人合抱的大柱,堪比南京“大鐘亭”的大鐘,無數(shù)磚瓦石料構(gòu)件、精美雕琢。。。。。。一一流失,已不知所蹤了。想不到這座歷經(jīng)戰(zhàn)亂兵燹而不倒的千年文物瑰寶卻毀在了今人手里,持續(xù)了20余年,是一場“浩劫”啊,實令人痛心。老人的筆下無不流露出嘆惜與無奈,劉老的心似乎在滴血。城隍廟的今昔,城隍廟的歷史變遷,教人感慨系之呀!這倒應(yīng)了城隍爺“白季康”的侄兒白居易的兩句詩:“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莫非就是人們常說的“詩讖”?也許是吧。 劉老寶貴的文字也是目前較難得較翔實的城隍廟史料。劉老的描述印證了前人留下的城隍廟平面圖示,是相吻合的。有不少人曾寫過城隍廟的點點滴滴,114上的資深網(wǎng)友“漁歌唱晚”前不久還回憶了城隍廟的往事,漁老也是土生土長的老溧水,他的回憶可與劉老的《十說》互為補充,互為映襯,可使得城隍廟更加豐滿起來,城隍廟的形象更加清晰起來。因城隍廟而衍生出來的城隍廟歷史文化將更加豐富多彩,傳承后人,流芳百世。 至于新建的城隍廟,在我看來商業(yè)的色彩濃厚,我已聞到了銅臭的氣味,就象近二十年前由滬上什么大闊佬在無想老廟址投資修建的那座類似孤堡式寺廟一樣,見無利可圖居然跑了!反將舊有的千年古剎的清幽、禪佛的絕佳勝地毀壞得蕩然無存,破了無想山的風(fēng)水,沖了無想山的靈秀之氣,更是褻瀆了神明佛祖,罪過啊—— 劉老先生若有興趣,不妨可在網(wǎng)上百度明人陶安的“游龍鳴山記”(龍鳴山即無想山)一文,當年的無想山、無想禪寺是何等的幽深宏麗絕妙呵。所以說,欲以現(xiàn)代的營造法構(gòu)建出原汁原味的城隍廟是絕對不可能了,劉老想象中的城隍廟只能是歷史的記憶。而一代賢良、城隍爺白季康的英靈將始終與溧水人民同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讀《十說城隍廟》,感覺意猶未盡,建議劉老先生將《十說》再順一順、理一理,內(nèi)容上可進一步拓展,再充實、再詳細些。如,每年的“四月朝”、“十月初一”兩大廟會的盛況完全可以寫進去,這是寫城隍廟的亮點,還有老一輩的傳說、逸聞軼事也可甄別取舍。文章結(jié)構(gòu)的處理可再斟酌再琢磨,文字上還須再潤色,那樣的話,《十說城隍廟》會更精彩,更耐讀,更具歷史價值。(于2018.8.1,今略作改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