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查看大圖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
原著作者:吳大林
燕序堂《中山徐氏宗譜》
《中山徐氏宗譜》二十四卷,徐世鈞主修,徐世河主纂。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燕序堂木刻活字印本,蘄楚陳香甫刊。書名按版心題。每部24本,寬23厘米,長38厘米。共印18部,加上清稿一部、紅稿一部,共20部,按千字文作領譜字號。2009年4月14日,我從南京回到溧水,友人攜燕序堂《中山徐氏宗譜》“荒”字號第一冊來訪,借我閱一天。 卷一,有知縣陳鳳蔚和第二十世孫世河的序。還有修譜名目、領譜字號、以及舊家訓、舊儀節(jié)、舊祭文,新增家訓等。還錄有一批文獻,如韓愈的《衢州徐偃王廟碑》、曾鞏的《徐孺子祠堂記》和韓雍的《徐氏老祖祠堂記》、以及朱熹和黃庭堅的《題孺子詩》、王羲之的《丹陽令臺公贊》《太常寺少卿鑒公贊》《尚書君寵公贊》、竇儀的《尚書徐鉉公贊》、張齊賢的《御史諧公贊》等。卷二,誥封、像圖、村圖、大祠堂圖、墳山圖、家禮圖。卷三、卷四,像贊。卷五至卷七,世系。卷八至卷二十四,年表。卷二十四還有康熙五十八年(1719)徐上達的《續(xù)修家譜跋》和光緒三十一年(1905)徐世河的《七修家乘跋》。 中山徐氏歷史悠久。始祖為徐孺子。徐稚,字孺子,東漢豫章南昌縣(今江西南昌)人,為江西歷史上第一位著名賢士。他一生博學多識,淡泊自守,官府多次征詔,皆不出仕,有“南州高士”之美稱。相傳豫章太守陳蕃慕其才品而特為其專設一榻,去則懸之。于是便有了王勃《滕王閣序》中“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這一典故,并千古流芳。徐孺子四世孫有合公為丹陽令,其次子禇公留居句容的斗溪。到了南唐的吏部尚書徐弦的第五世孫有密公者,生有三子。次子留居斗溪,而三子子可公遷居溧水的尹莊,為尹莊始祖。 我早年聽當?shù)乩先苏f,張公塘徐氏是明代功臣徐達之后。讀譜后,才知徐氏乃南唐吏部尚書徐鉉之后,與徐達無關。徐氏原住在句容,后遷溧水尹莊村。這支徐氏分布在尹莊村、湯家邊、張公塘、現(xiàn)井頭、丁家邊、王母崗、蓮步崗、南下莊、周村、梁家邊、謝崗、菱塘舖、小方邊、徐唐巷、汗塘、許村、鋪頭、澗南、下莊諸村及城區(qū)北門、東門等處;句容的周崗、陳村、押泥桿;安徽省繁昌縣、當涂縣,上海市原松江府,陜西省山陽縣,南京江東門、漢西門、吉祥街等處。 此譜始修于明萬歷年間,后于順治十五年(1658)、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四十三年(1778)、嘉慶十二年(1808)、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此為八修本。 知縣陳鳳蔚在《中山徐氏第七修家乘序》中稱:“張公塘一村,在明季時富甲鄉(xiāng)邦,名登天府,人才迭出,聲譽播聞,實有突過諸村者。今雖不逮前人,而數(shù)百載相傳尚有古風存焉”。他說“下車伊始,即有孔鎮(zhèn)梅氏、烏飛張氏、長山袁氏、土墅口楊氏相繼以譜序來請余,皆不獲辭”。又稱:“今秋縣試畢,有徐生步云者晉謁……??钫勎淳?,即出其家乘一帙,征余序”,反映此時已修譜成風。 在《領譜字號》之后,有“預白”一段,再現(xiàn)了修譜過程及經費,有必要轉錄如下: 預白 我徐氏家乘自道光十六年纂修之后,慘罹咸豐年間兵燹之災,譜牒散逸,迄今六十九年,我等遂于去冬將合族檢擇之。老譜飄零剝蝕,一并搜羅入祠,查理謄清,至今年二月譜稿理齊,共用龍洋六十元。即擇于六月初九日開工刻印正譜,至冬月告竣。連紙張、黑墨、譜司(師)工價并譜局伙食共計龍洋七百余元。又譜箱二十座,共龍洋八十元。此乃合族人等同心合意竭盡心力方成此舉,各房所領之譜,須要尊敬珍藏,切不可輕易藐視。倘有不肖人等將譜霉爛破損并污穢等情,公議在大祠堂內罰酒十席,并責二百板,決不姑寬。特此預白。
|